德勤中国研究《月度经济概览》第九十二期
发布时间:2024-09-30 13:46分类: 无 浏览:196评论:0
经济形势观察
长短兼顾:改革蓝图与再通胀
在二季度数据发布后,2024年的增长目标是否仍然能实现?面对房地产持续整合而导致的消费疲软,政策回应会是什么?抛开周期性因素不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是什么?在经济转型期间,为缓解改革阵痛,是否应该采取再通胀政策?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受日本央行加息和美国经济预期放缓影响触发动荡,是否会让这种逆周期政策变得更加必要?
从二季度经济数据来看,GDP增速由一季度5.3%的高速增长回落至4.7%,上半年累计增速正好达到全年5%的目标。但如果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几个月持续衰退,那么为了实现2024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将需要更为强劲的额外刺激措施。
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巨大影响(房地产相关活动占GDP近30%)以及上半年房地产投资额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下降了10.1%和19%,二季度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并不意外。房地产行业的疲软已影响到整体消费,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放缓(平均仅同比增长了2.6%)。但另一方面,通缩压力有所缓解,CPI-PPI的差距在二季度较一季度从2.7%缩窄到1.8%;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了5.3%,表明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应届毕业生群体;此外,出口依然保持一季度的亮眼走势,6月出口同比增长8.6%。自2022年以来,东盟已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基于RCEP和CPTPP的经济一体化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效率提升。
截至目前,由于成本优势、自贸协定和中美经贸关系紧张等原因,东盟成为中国投资的热点区域。如果在11月总统大选后美国进一步提高关税,那么商业界将会把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视为常态,从而引起更多的中国投资流向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与发达国家不同,东盟地区总体上倾向吸引中国投资,并试图招徕更多中国游客(特别是泰国)。尽管如此,大多数东盟国家也热衷于工业化,因此中国的投资既被视为重要的资本来源,也被认为会对其国内产业带来冲击。例如,印度尼西亚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有意让中国投资下游产业,而中国的电商平台被视为对小商家构成威胁(如《曼谷邮报》7月31日报道《Temu扰乱泰国网络零售商》)。
在部分经济体中,民粹主义和产业政策的力量将使创造就业和产业升级作为中国进一步投资该地区的前提条件。从短期来看,全球南方将成为中国新的热门出口市场,因为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很可能出现关税和地缘政治方面的重大风险。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必须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由消费主导的增长;但在房地产行业稳定之前,外需不得不承担驱动经济增长的重任。
图:贸易协定促使亚太区域内经贸关系加深
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商务部
在7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备受瞩目的三中全会上,政策制定者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即今年GDP增长“5%左右”),并承诺提供政策支持——即精准有效的货币宽松和进一步发力的财政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已于7月22日将一年期LPR下调了10个基点(从3.45%降至3.35%)。
德勤认为,考虑到房地产低迷和劳动力市场疲软,国内通胀风险很小,所以应进一步降低短期利率。不过,如果不能容忍人民币汇率在更大范围内波动,那央行几乎没有空间实施显著的货币宽松。有趣的是,在中国最近降息后,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从7.28至7.13)。我们认为人民币的反弹更多是由于日元的回升引起的(从数十年间的低点161回升至142);而由于今年以来日元一直是支撑资产市场强劲反弹的主要融资货币,日元汇率的突然逆转令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震荡。由于中国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在货币政策杠杆上确实有操作空间;但一个更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将给中国央行更多空间来降低实际利率。
今年三中全会文件的主旨是对此前政策声明的全面总结,即:1)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意味着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2)追求高质量增长,意味着不能过度依赖债务融资;3)促进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新的增长因素将由技术突破和创新引领。全会强调了“两不动摇”——即支持国有企业和私营部门,并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我们认为这是对民营经济的额外保障。
总体而言,全会强调了政策的连续性,并设定了2029年为最后期限,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具体举措方面,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针对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是改善劳动力流动性的正确方向。另外根据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的表态,要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这是放宽居民户籍制度的重要举措;韩文秀还表示,中国将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此举似乎表明政策制定者对与发达国家(部分国家政治风向正向右倾)的贸易紧张局势持相对清醒的态度。
展望未来,美国大选的结果无疑将对全球贸易(不仅仅是中国)构成重大风险。美国似乎广泛接受关税,认为如果能在本地创造更多制造业岗位,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价格是值得的。但问题是,如果美国针对电动车和光伏(这被视为拜登政府为了竞选而做出的举措,而这些商品仅占中国对美出口的2%)以外的中国商品征税,中国应该怎么做?特朗普已表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并对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这种威胁也很可能是竞选言论,但随着美国经济放缓,美国政府不太可能放下关税大棒。
对中国而言,最好的对策是避免争端升级。以中国面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的反应为例,在电动车领域,中欧之间存在巨大的成本差异,并且欧盟也把汽车行业作为战略产业进行保护;针对欧盟的关税制裁,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被视为相对温和的反制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争端升级。然而,未来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产能过剩和补贴等争议问题仍将继续存在;这也是中国提出要构建真正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原因,这将通过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和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措施来释放可持续需求。
回到经济状况,二季度不平衡的复苏显然增加了推出更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如果以美联储为首的主要中央银行准备解除激进的紧缩政策(或有国家在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之前降息),那么中国央行应该加入全球宽松的大合唱。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除了要更大力度推动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预计也会出台针对消费者的额外补贴。此次会议重申要“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强调要主动应对经济转型的挑战,表明下半年可能会出台更多的经济提振政策。
科技、传媒及电信
中国AI应用加速出海步伐
近期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6倍。而斯坦福大学今年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也显示了2023年知名人工智能模型中有15个在中国。截至今年3月份,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行业大模型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AI领域的重大贡献。
在AI大模型掀起的新一轮技术浪潮下,国产AI应用出海趋势愈发高涨。在应用层面,当前全球前50名的AI产品中,国产应用占3席(秘塔搜索、Kimi、文心一言)。国内AI产品出海赛道中,热门应用主要围绕图片编辑与生成、视频生成与聊天机器人。
图:2024年5月全球TOP50的AI产品访问量环比增长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仅呈现环比量增长为正的AI产品,来源:Similarweb
而国产AI出海的另一端2B产业级应用,中国制造企业正在设计研发、流程管理、产品质检、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突破。由于中国在医疗、金融、零售、汽车等领域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AI解决方案,正在向更加成熟更加全面的智能化模式蜕变。商汤、旷视、科大讯飞、依图等人工智能企业已部署海外市场,在东南亚、沙特等区域提供2B产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目前出海AI赛道处于应用层产品快速迭代期,东南亚与非洲已成为出海主要市场。中国AI应用出海参与者包含互联网大厂(字节跳动、百度等),出海“老兵”(万兴科技、易点天下),年轻的创业者与独立开发者(Meshy、PixVerse)等,还有一些创业团队则直接在海外设立公司(Heygen)。
图:AI出海部分产品梳理
点击查看大图
而国内AI产品出海的背后原因主要有四个逻辑:一是全球市场总量较国内单一市场大,企业估值提升需更广阔的市场;二是海外无论是2B还是2C用户,其付费意识以及付费能力更加强劲;三是应用程序的工程化开发能力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传统优势,而此势头在生成式AI时代将更加凸显。四是海外监管相对而言较为宽松,例如在海外做社交AI聊天产品,所面临的监管风险比较小。
尽管态势良好,中国AI应用出海正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技术封禁,一个是商业模式变现。在技术层面,美国OpenAI已通知将从7月9日开始禁止中国的开发者获取的工具和软件,将对借助OpenAI大模型套壳创业的公司带来较大的打击,因在国内对接OpenAI官方提供的API始终面临随时被封禁的风险。再者,开发者短期的变现路径并不明晰,2023年全球非游戏移动应用内购收入为531亿美元,而AI应用内购收入仅为17亿美元,AI应用在市场的渗透比例仍然较低。
因此,对成本复杂、管理路径长的出海企业来说,如何靠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布局生成式AI更需谨慎。中国AI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需要制定系统化、全面的战略,确保技术和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应对各种潜在的挑战:
技术创新与研发:中国AI企业应增加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构建技术壁垒,确保在保持技术领先。
落地生成式AI需确保投入产出比:企业在投资AI技术后,如何衡量其投资回报率(ROI)是核心问题。由于AI技术的效果和收益并非立即可见的,因此在ROI尚未得到明确验证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面临决策上的不确定性。例如某AI应用已经达到了百万日活,实现了规模营收,但对比业务所需要的投入,距离盈利可能还有较远的距离。一方面是算力成本,另一方面是吸引用户的营销成本。从经验来看,在先进国家单用户成本可能是每个用户实际消费的3倍。
从成熟案例的业务场景试点:从AI技术本身来说,其目前在行业中的应用场景仍需进一步开拓,AI的2B应用集中在素材生成、智能客服、商机跟进等几个方面,实现特定环节的降本增效,但也尚未形成体系,企业可从成熟案例开始拓展,再进行大规模部署。
数据隐私与安全合规:AI出海企业应了解并遵守目标市场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确保数据处理活动合法合规。另外,可以进行本地化数据管理,在各个目标市场设置本地数据中心,遵循当地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要求。
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AI出海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用户习惯,为产品定制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企业需要建立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通过国际化的营销和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与当地知名企业和品牌合作,借助其影响力和资源,提升市场渗透率。
面向未来,生成式AI有望成为重塑中国和世界产业的关键力量,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只有制定与业务深度融合的AI战略、加速人才转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才有可能充分释放新一代人工智能机遇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在更广阔的全球AI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
消费
文旅消费:消费结构快速变化下的市场新增量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国内消费数据。总体来看,当前消费仍然呈现弱复苏的态势。2024年上半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7.9%,商品零售增速为3.2%。实物消费方面,必选消费品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烟酒实现两位数增长;可选消费品类增速出现较大分化,服装鞋帽、化妆品、金银珠宝增速进一步放缓,上半年分别增长1.3%、1%和0.2%。同时,体育娱乐用品和通讯器材分别增长11.2%和11.3%,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尽管上半年消费呈现弱复苏的状态,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影响下新兴的增长亮点。居民服务消费需求持续提升,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增速达7.5%,高于同期商品零售4.3个百分点。在当前消费者持续理性、内化和悦己的消费偏好下,文化娱乐,出行旅游相关的需求激增。从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来看,与文旅消费相关的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占比持续扩大,且同比分别增长11.6%、11.2%和12.8%。
图:2023上半年与2024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各细分项占比和增速
点击查看大图
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假日经济、休闲经济的推动下,文旅消费已成为当前最热的消费领域之一。2024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达到了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一方面,县域地区因高性价比和较低的游客密度受到消费者欢迎。据美团统计,6月末-7月初,全国三线以下城市及县域地区文旅消费规模高速增长,嵊泗、安吉、桐庐、延吉等热门目的地的环比增幅超过 60%。
同时,入境游热潮也推动国内消费回暖。在免签政策、支付便利化等利好因素影响下,海外社交平台掀起了中国旅游的热潮,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来中国观光旅游。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0%,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法国、意大利、德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游客入境游订单整体同比增长1.5 倍。
当前市场对于文旅消费的市场潜力信心较强。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止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文旅集团投资签约项目数量达到62个,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三倍。投资金额达到4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同时,多地政府旅游收入也设立了较积极的旅游收入目标。
表:2024部分省份旅游收入目标
来源:wind,各地政府官网
虽然当前消费市场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放缓的影响整体复苏偏弱。但市场仍然存在诸多结构性增长机会。企业应该积极拥抱数字化,借助AI、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工具,提升对消费者和市场趋势的洞察,以适时应对市场变化。
汽车
汽车价格战展望:车企逐“量”转向求“质”
自2023年年初以来,中国汽车产业价格战已持续一年半。今年年初新能源头部车企提出“电比油低”口号,并相继推出低价车型,使价格战再一次升级,不仅涉及企业范围更广,折扣深度也较去年明显扩大。价格战是当前汽车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供需不平衡的缩影;同时也是新旧技术交替、竞争格局重塑的阶段性特征。展望下半年,汽车价格战仍将延续但降幅有望收窄,车企将调整中国市场的销量预期和生产计划,回归价值竞争。
有效需求不足叠加油电发展不均衡激化价格竞争
今年价格战范围和折扣幅度都较去年明显扩大,主要受到整体经济低迷、消费者收入增速放缓且消费信心不足、产业交替(购置税政策延期使插混较油车有明显价格优势)等影响。年初以来,燃油车促销力度一路走高,到今年6月折扣率已经扩大到21%。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折扣率在4月创下高点后已经逐月收窄。
图:2024年1-6月乘用车平均折扣幅度(按动力类型)
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乘联会秘书长公众号
降价边际效应递减、行业利润面临挑战
降价对提振销量的边际作用在进一步递减,消费者观望加剧。例如燃油车销量增速在一季度价格战刺激下短暂回正后又陷入负增长,且跌幅持续扩大,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1%。具体企业看,日系、德系等燃油车占比高的车企销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与此同时,降价对品牌形象和经营质量带去负面影响。例如今年前四个月汽车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总收入)为4.6%,低于去年年末水平(5%),较2018年(7.3%)也相去甚远。企业层面看,仅头部新能源车企保持较高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外,多数传统车企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出现下滑。价格战也拖累了经销商集团的财务表现。
此外,价格战损害品牌形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6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各品牌保值率全面显著下滑,其中豪华品牌降幅扩大。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认知转向负面,使得厂家后续新品定价处于被动局面。
图:2018-2024汽车制造业销售利润率
点击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价格战趋势判断
整体来看,在消费需求疲软和新旧产业交替下,价格战还将持续,但优惠幅度有望收窄。燃油车厂商或考虑下调其未来几年中国市场的产销目标,重“质”多于重“量”,回收其促销和返利政策。而新能源汽车在购置税政策继续向好、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的背景下,价格会趋向稳定。
从需求看,汽车销量总量趋向饱和,降价将呈现常态化趋势。从宏观经济、消费者收入和信心,人均汽车保有量等因素看,国内乘用车销量增长趋向饱和,规模将在2300万辆左右徘徊,未来三年年均增速将降至1%左右,因此降价会是车企对抗消费下行周期的一个重要举措。
供给侧看,价格战将加速产业整合。在售品牌数量会进一步减少,但由于退出机制不完善,产业整合周期较长。另一方面,经销商集团加速兼并重组,在厂家下调产销目标、减少返利的背景下,经销商将更专注于服务好油车存量客户和提升售后产值。
从竞争环境看,新能源汽车有望进一步抢占燃油车市场,使得燃油车难以维持产品溢价。到2027年底新能源免征购置税期间,燃油车会继续受到新能源尤其插混车型的挤压。预计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到44%-45%,2025年有望实现50%,在油电不同权背景下,油车降价压力始终存在,燃油车很难回到2022/23年的价格水平。
许思涛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电话:+86 10 8512 5601
电子邮件:sxu@deloitte.com.cn
高菲
德勤研究高级经理
电话:+86 10 8512 5998
电子邮件:viogao@deloitte.com.cn
饶文秋
德勤研究助理经理
电话:+86 21 2316 6663
电子邮件:clrao@deloitte.com.cn
免责声明:
第三方机构如想转载德勤微信文章,请原文转载(不得修改)。如文章内容有改动,须在发布前获得德勤的审核批准。同时,请必须在文章内附以下信息及免责声明:
本通信中所含内容乃一般性信息,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或它们的关联机构(统称为“德勤网络”)并不因此构成提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任何德勤网络内的机构均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通信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标签:投资
- 排行
-
- 1携手华为,共创金融新纪元 —— 赢时胜亮相2024华为全联接大会,共绘金融科技生态蓝图
- 2朗新集团、蚂蚁链完成首单新能源RWA,助储充产业提“智”增效
- 3理论深度分析Autosar CAN 时间同步
- 4万字长文,建议收藏——当要求功能安全时,我们在要求什么?
- 5最新解读 | 2024年山东卷高考生物试题浅析
- 62024年河南商丘市虞城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引进15人公告
- 7China-Serbia Youth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Program Ends!
- 8满心热爱,奔赴星辰!英华2024-2025学年开学典礼圆满举行
- 9聚焦三大核心能力培养,这家企业是怎么做好新员工培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