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球CEO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群贤毕至,前沿论道!与院士专家面对面 共话湾区建筑科技未来

发布时间:2025-04-25 09:30分类: 科技 浏览:82评论:0


导读:珠江潮涌开新局,湾区风劲启宏篇。2025年3月27日上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科学技术交流大会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湾区融合 智建未来”为主题,开设“院士专家面对面”采访环节。院...



珠江潮涌开新局,湾区风劲启宏篇。2025年3月27日上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科学技术交流大会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湾区融合 智建未来”为主题,开设“院士专家面对面”采访环节。院士、企业代表和专家分享了他们对大会的期待以及对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共同为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为湾区乃至全国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会期待:搭建跨界融合的创新平台


促融合、促联通。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科学大会,为粤港澳智能建造领域的连通、贯通和融通开启新篇章。2025年,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建筑科学技术交流大会,成为湾区建筑科技高质量发展的“点睛一笔”。中国科学院院士、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硕贤表示,这次大会集合建筑科技界专家,共同探讨粤港澳三地合作路径,有助于推动技术合作和信息交流,共同把建筑科学技术往前推进。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董事会主席区秉光表示,澳门和香港可以发挥桥梁作用,扩大国际朋友圈。

行业展望:韧性城市、人工智能成核心议题

聚焦建筑机器人、智慧工地平台、MiC建筑、BIM技术应用、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前沿领域,整合三地科研资源与企业力量,开展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联合研发工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筑行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的新征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硕贤表示,在低空经济发展浪潮下,要注重对屋顶进行美化、绿化。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陈湘生表示,数字孪生、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韧性建筑,包括在土木工程领域实现“类人建筑结构”方向发展,要一步一步慢慢来,成熟一个做一个。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董事会主席区秉光表示,相比于从传统工程技术上找突破,通过人工智能、数据管理,能加速建筑行业发展。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副主任梁浩博表示,本次大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交流,本次大会将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建筑领域新技术上推动前沿交流分享。

湾区实践:打造湾区建筑创新“共同体”


2025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六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面向未来,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陈湘生表示,要推动三地建造业融合,包括规范标准指南以及职业互认。香港建筑科技研究院部门主管、香港注册结构工程师苏康龙表示,希望更好推广香港研发的新技术、新材料,认识更多湾区技术、湾区标准,引入香港落地使用,并走向海外市场。希望通过制定湾区标准,推动建筑业更好发展。



来源:党群工作部

剪辑:黄驿轩

审核:黄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