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解读---初中
发布时间:2024-10-01 02:03分类: 无 浏览:379评论:0
跨学科主题实践、生活情境应用、自主思考
更换时间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教材实行周期修订制度,一般按学制周期修订"。
时间 | 2024年秋 | 2025年秋 | 2026年秋 |
新教材 | 七年级全科 八年级物理 九年级化学 | 八年级全科 九年级物理 | 九年级全科 |
2. 2024年秋季换新教材省份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广东、四川、江苏、山东、江西、上海(大概率换),其他省份陆续补充
数学
多元情境出题、例题分层设计、新增综合实践内容
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表现为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部分知识内容。
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加强教材的思想性与联系性,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强调引入背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导入,以问题驱动学习,重视研究方法的引导;强调初高中之间的衔接,调整了需要衔接的知识点。
举例:
在有理数部分,教材将原有的“有理数”一章拆分为“有理数”和“有理数的计算”两章,使得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更加明确和系统化。这样的拆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整式的加减部分,新版教材增加了“代数式”一章,先介绍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再引入整式的加减运算。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从“数”过渡到“代数式”,从“算术”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优化例题结构,部分例题被替换为更具代表性和启发性的题目,同时引入了更多元化的题型和资料


分层设计习题,教材通过设置选学内容 ,探索性问题,习题分层设计的方法,体现出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增加了12章综合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新知识新概念解决问题
举例:
在教材中,增加了数学探究、数学实验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探索数学规律和发现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有理数部分,教材增加了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负数的概念和意义。在整式的加减部分,教材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视数学文化的学习,融入了中国数学文化
设置“溯源”、“图说数学史”等栏目,增加了数学的历史故事和数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物理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实践、实验思路自主思考
增加了12个跨学科实践的小节,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通过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来习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每个小节增加了“复习与提高”和“问题”模块,培养学生的复盘能力、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概念的建构、规律的探究;并将原来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改成了“练习与应用”,“学到了什么”改成“章后小结”





在每个实验前增加实验思路模块,突出实验探究式学习,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

增加了方法点拨模块,注重逻辑推理,加强思维培养
重视培养核心素养,增加了科技成就与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了如中国空间站、热管、圭表、古笛等新素材)
增加章节习题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
灵活出题形式、跨学科实践、重视学习思路与方法
每章增加了引言与整理提升板块,使学生学习逻辑更加连贯
增加了6个跨学科实践的活动及4个实验活动,增加了实践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增加了“整理与提升”、“复习与提高”板块,注重学习内容整理与复盘




新增栏目学习,更重视学习的思路与方法,注重拓展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有关的内容,重视与化学相关的科学家、科学发现和科学发展历程等。(新增【方法导引】【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史话】等栏目)
调整了“练习与应用”课题出题形式,符合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增加真实情景题、传统文化题、创新实验题、流程图题、科普阅读题、读图题、分析材料题等)




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增加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新成就、科学家新贡献,增强学生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语文
读写结合、注重阅读素养、提升写作水平
提升了写作难度和古诗词的难度
文学阅读、实用性阅读和思辨性阅读三者并重
a. 单元末增加“阅读综合实践”进行整合实践学习,使单元结构清晰合理、学习过程更具逻辑性、整体性。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与技能。
b. 调整了阅读选文内容,更加凸显经典性与多元性,古典诗词、散文等经典文学作品的比例增加。


c.思辨性阅读将与跨学科学习一起,体现学科融合大趋势
d.重视书籍阅读量,名著阅读要求更明确,要多读、读整本、读原著


e.更注重单篇课文的深度讲解和群体阅读
f. 课后习题更加强化读写结合,整本书阅读增加了阅读指导和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素养



写作方面,教材调整后更强调循序渐进,从基础的写作训练到更具挑战性的主题写作,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英语
主题式项目学习、词汇及阅读难度提高、强化语音教学
更加突出主题式项目学习,注重实际应用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重一轻:重思维、重运用、重阅读、重写作、轻语法(新教材词汇量增多,难度加深;聚焦真实情境,重实际交际应用;加大听说比例,强化语音教学;增加拓展阅读和项目活动)
a. 增加单元主题页,强化教学目标
b. 词汇量要求从1600提高到了2000,更重视日常对词汇的积累、对语篇的理解,将词汇的考查融入到语篇理解中词汇要求提升:新版教材注重对于词汇量的扩大和难度的深化,如新版教材一部分会引入较高年级词汇
c. 增加拓展阅读以及项目活动:材料难度增大,每个单元首先都配有一篇拓展阅读(Reading Plus),拓展阅读文章字数较多,加强文化传播,其次就是项目活动,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学习需求

d.从强调传统的听说读写,到强调听说读写看问与思
e.强化语音教学,增加自然拼读训练,注意语言实际应用:在正文中安排语音教学内容,以及与示范对话中的语音教学放在附语音教学内容中,更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英语,不再是哑巴英语,大胆表达增加单元测评和反思评价,注重思维的训练。旧版教材Section B部分的听力则改为阅读,更注重能力的训练





生物
生活真实情境应用、跨学科实践主题、加强生物核心素养
调整了教材结构,对七上与八上的内容进行了整合,突出课标内容的变化

增加了2个综合实践项目(制作细胞模型、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学生能尝试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通过设计和制作,完成对应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阅读内容调整了阅读量,重视学习国家新成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加与文学、物理相关的栏目,如学科交叉、古话今议、想象空间、生物与文学等
课后练习创设新情境,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加新栏目学习,拓展学习领域,拓宽学习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地理
新增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地理学科素养
调整了教材结构,对七上与八上的内容进行重组,突出课标内容的变化




增加了“思与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新栏目,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活动”明确了思路与价值等内容,增加了许多实践性问题,增强了教学引导性(如带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等)


创新版式设计,重新绘制地图、素描图、景观图片等,重点更加突出,区域主图图幅加大,便于学习使用
相关文章
- 全额退款——云途物流针对中国始发美国路向包裹收取的报关手续费及关税保证金处理公告
- 一建成绩大放水?为什么今年一建出分热度狂飙?
- 《数学教育问章博》连载|第6问:“一图四式”有什么意义?
- 00后变身“滑雪教主”,600多人被他领进滑雪场 | 热雪人生
- 【校升旗仪式】感谢师恩,致敬成长——“感恩日”主题升旗仪式纪实
- 12月上旬开考!2025届广东艺术类省统考时间已定?
- 【心系寝室 爱满校园】健康管理学院深入学生公寓开展走访活动
- 内附名校申请攻略丨2025世界大学声誉排名暗藏留学新风向?
- 15册自然拼读词组动画《word family》,尖子生背单词神器!
- 春季出行正当时,0元领【哪吒风筝】、【露营烧烤炉】
-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