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爱:孩子含泪饮下来自父母的“毒药”
发布时间:2024-10-14 18:16分类: 无 浏览:173评论:0
我有时会沾沾自喜地想:身为家长,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犯),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有了爱就足够了,爱意味着无须道歉,即使你今天早晨曾在厨房对孩子发火。
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的麻醉品,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呢?爱孩子的方式有千种万种,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
精神分析学家爱丽丝·米勒通过观察发现:家长对孩子的爱可能会“热情似火,但并非孩子需要的那种爱”。
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关键问题就不是我们是否、甚至有多爱我们的孩子,而在于我们该如何爱他们。
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快罗列出一长串不同形式的父母爱,再附上哪种方式更好的提议。
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
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这里我想从价值取向和预测性两个基本点来进一步解释“无条件养育”。
价值取向很简单,就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没有什么理由。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其次,预测性,即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结果。这种爱的方式不仅道德上正确,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爱,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即使有时会把事情搞糟或达不到目标。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会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接受(和帮助)他人。
总而言之,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更好成长的必需。
不过,家长经常会误入歧途,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我们之所以会如此,不仅是因为深信这种养育理念,同时也是从小就深受这种养育行为的影响。
你或许会说,我们被训练得“有条件”,这种感情已深深扎根于成年人的意识。事实上,即使被看做是一种理想,“无条件认可”也并不多见,互联网上的搜索结果显示,其通常被用于宗教或宠物讨论,对于许多人来说,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爱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
有条件养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极为相近,代表人物是斯金纳。顾名思义,其典型特征是“一切只看行为”,只有可以看见和衡量的才是重要的。你看不见“欲望”和“恐惧”,所以干脆只专心于人“做”了什么。
此外,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行、是止,是热情、是冷漠,都是建立在是否被“强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做出的每件事都可以被解释为是否受到了某种奖励的强化,无论是人为授奖还是自然奖励。
如果一个孩子对家长表现出关爱,或是主动将自己的甜点分享给朋友,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孩子的行为仅仅是由于过去某些愉快的反应而导致的结果。
简而言之:“外在力”,诸如某人之前因自己的行为而受到的奖励(或惩罚),是导致人类如何行动的关键因素,而如何行动则构成了我们的全部。即使从来没有读过斯金纳的作品,人们似乎也很容易接受他的这些假设。
家长和老师总是在谈论孩子的“行为”,好像除了这些表面现象就别无可取,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用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当然,这会导致我们对那些仅以强制孩子做什么(或停止某种行为)为目的的训导技巧产生依赖。
举一个日常生活中行为主义的典型范例:或许你曾遇到过这样的家长,他们在孩子做了某件具有伤害性或不好的事后会强迫孩子道歉。
“你能说对不起吗?”
这是怎么回事呢?家长真的认为在强迫孩子说出这句话后就会神奇地让孩子产生抱歉的感觉吗?尽管所有证据表明这并不可能发生。
或者更糟的是,家长是不是根本就不关心孩子是否真的产生了抱歉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说出适当语言的行为。
强迫性的道歉通常只会训练孩子心口不一,也就是,说谎。
约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
他解释道,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思考、感觉)时才是有价值的。这从根本上说是导致神经机能病的途径,或者更糟。
爱尔兰儿童健康署曾发表一篇世界范围内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文章,其中列举了儿童养育的十大“情感虐待(冷暴力)”模式,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有条件养育,即对孩子关心的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第一位的是“对孩子的不断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
如果被问,大多数家长都会坚称其当然会无条件地爱孩子,尽管他们使用的养育技巧在旁人看来确实存在问题。有些家长甚至还会说,他们之所以惩罚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爱孩子。
在此,我想绕回那个之前顺便提及的观点,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儿童教育家提醒我们: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近几年针对有条件养育的调查研究呈上升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在这次研究中,调查对象是100余名大学生,每名学生需要回答他们的家长是否会倾向于凭借以下4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来给予自己爱:
(1)儿时是否在学校受到奖励;
(2)是否刻苦练习某个运动项目;
(3)是否关心他人;
(4)是否压制负面情绪,如恐惧。
此外,学生还被问了其他一些问题,诸如他们是否真的倾向于表现到位(如曾经为达到家长的希望而隐藏自己的感受、为考试拼命学习,等等)以及与家长相处得怎么样。
使用有条件的爱似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制造家长渴望看到的结果。表现到位才能得到家长认可的儿童会更有可能习惯于这种特定方式_即使进入大学之后。但其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认为家长爱自己是有条件的学生更容易感到受排斥,导致他们更容易反感和讨厌他们的家长。
可以想象,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每一名家长都会宣称“我不知道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无论如何我都爱他!”
然而,研究人员在对(已成年)孩子的直接访问中听到的竟是完全与之不同且令人不安的故事。这些学生中许多人都感觉一旦没能做出令人钦佩的事或顺从家长的意愿,自己就会得到更少的爱,也正是这些使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更容易陷入紧张状态。
为进一步明确真相,这些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对象是100余名成人的母亲,证明有条件养育对这一代人同样极具伤害性。年幼时感觉自己只有在不辜负家长期望时才会得到爱的母亲,此时作为成人自我价值感颇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这些母亲依然会倾向于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相同的养育方式;她们“不顾这种养育方式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继续对孩子施以有条件的爱。
美国丹佛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认可而必须达到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会变得不喜欢他们自己,相应地会导致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换句话说,装扮成一个讨父母欢心的虚假的自己。
这种为赢得认可铤而走险的绝望做法通常伴随着抑郁和无助,会导致其与真正的自己失去联结。在某种情况下,这些青少年甚至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把自己变得不是自己。
End
内容节选自《无条件养育》,作者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部分有删改。家长大学诚意推荐,欢迎的分享!
- 排行
-
- 1携手华为,共创金融新纪元 —— 赢时胜亮相2024华为全联接大会,共绘金融科技生态蓝图
- 2朗新集团、蚂蚁链完成首单新能源RWA,助储充产业提“智”增效
- 3理论深度分析Autosar CAN 时间同步
- 4万字长文,建议收藏——当要求功能安全时,我们在要求什么?
- 5最新解读 | 2024年山东卷高考生物试题浅析
- 62024年河南商丘市虞城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引进15人公告
- 7China-Serbia Youth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Program Ends!
- 8满心热爱,奔赴星辰!英华2024-2025学年开学典礼圆满举行
- 9聚焦三大核心能力培养,这家企业是怎么做好新员工培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