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最爱的“铁饭碗”TOP3,全都变成“合同工”,绩效达标也没编制?
发布时间:2024-10-29 15:04分类: 无 浏览:307评论:0
能让高校教师安心地做学术,让科研回归它应有的平静,将会是科学研究最大的福报。
——女同事说
#
点赞、在看,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从上周国考报名,到这周末选调生考试,近期,很多人生活的关键词之一都是“编制”。
而与此同时,取消编制的风,一直在吹向全国各地。
前段时间,山东省向省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发布通知,正式启动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全面改革。
转制后的企业将收回所有事业编制,将有超过10万名人员被取消编制。
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尽管被划分为公益二类的高等院校不涉及此次转制为企业的改革,然而取消编制的风,其实早已吹到高校,在有些地方,高校编制早已抢先一步“企业化”了。
去年,上海市发布的《高等教育工作要点》,提到“未来将深化高校教师编制管理改革,扩大企业编试点高校范围”。
所谓“企业编”,可以简单理解为“体制内的编外人员”。
曾经中国家长那么爱的高校教师编“铁饭碗”,就这么水灵灵地没了?
本来,很多硕博生都是奔着以后当青椒去的,这下好了,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到头来混个体制内编外,就,你把学校当家,学校把你当外人。
身在高校的教师们面对变化,只能:牛会哞马会啸,牛马会收到。
面对“合同工”身份所带来的不安感,高校教师应该怎么办?国外高校的教师培养机制又是怎样的呢?来,我们展开聊聊。
高校编制抢先一步“企业化”
“编外教师”还香吗?
近年来,多省份都出台意见表明:高校只保留事业单位性质,逐步回收事业编制。
很多高校以“聘用”的形式吸纳人才,通过实施诸如“非升即走”的制度严格把控编制数量,同时尝试院系合并等方式,收紧现有的教师编制。
蛤?意思是以后高校教师编制不够分了?甚至没有编制了?
这边进不了高校的青年人才心有不甘,另外一边通过“非升即走”被聘用的青椒们日子也不好过。
三年前,博士毕业的小文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一所211院校,当时他是以“预聘或准聘”的形式和学校签订了劳动合同,并约定在聘期内 (共包括两个聘期,每个聘期为3年),完成规定的考核指标,达到要求且通过考核后可获得长期聘用,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学校将不再续聘。
小文说:在考核期间,他的福利待遇、日常管理、职称评审等各方面都和事业编制没有差别。
三年间,小文拿下一个国社科、累计发表了5篇国内顶级核心期刊;前不久,他刚刚通过了第一个聘期考核,但马上就又要进入紧张的状态了。
因为如果在接下来的三年内考核没有通过,学校是不会续聘的,编制就会被回收。这个编制可能被学校留用,也可能进入周转池。
下一个阶段,学校给小文的硬性目标是拿到两个国社科、出版一部著作、发表两篇核心期刊文章。
小文每天都在给自己打气,毕竟想“留下来”实在是太难了。
对于那些没有达到要求的人来说,现实是更加残酷的,朝朝暮暮,牺牲了大把青春的他们,最后落得一场空。
“非升即走”,在35岁年龄限制的边缘,开始重新找工作:
“非升即降”,有些高校会在人才刚进来时,给予副教授、副研究员等职称,聘期内升不了会降级为讲师:
副教授也要“非升即走”
亦或是“非升即转”成为行政人员:
“编制”不仅仅意味着一份不用担心被换掉的工作,更是支撑那些多年努力读书的人,继续追逐学术理想的“定心丸”。
可如今,想要留住这份“希望”越来越难了。
是改革精简的需要
但“合同工”身份让人没安全感
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这样的制度给高校教师带来这么多忧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院校还在持续加入改革的行列呢?
对于高校来说,“非升即走”确实是制度改革、机构改革精简的需要。
无论是安徽率先实行的周转池编制,还是浙江广泛推行的报备员额制,改革的目的是将用人自主权真正归还给学校,让学校能留下真正需要的人。
曾有高校学生爆料,一位教师自从评上副教授之后便开始躺,没文章,没项目,没学生。课也讲得稀烂,被一届又一届学生吐槽。系里表示,老人老办法,只能让他躺到退休。
如果守不住那一份“初心”,倒不如把宝贵的编制留给更多值得的人才。
正如上海大学教授马君说,“非升即走”制度意在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对推动高校人才合理流动、优化师资结构、激活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教师变成了“合同工”,即使预聘期结束后可能会在事实上达成“终身制”,但学校仍有权利以绩效等原因解聘教师,教师的权益还是没有得到更多的保障。
这样的制度让高校老师充满了危机感,因为害怕丢掉“铁饭碗”,只能不停地追逐短期学术成果。
好多青椒说自己为了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教学最多能投入三分,其余七分都要做科研。
他们一边在社交平台“倒苦水”,一边争分夺秒搞学术。
“以前说十年磨一剑,现在一年磨一剑都不行,恨不得一月磨一剑,你只能快出活儿,多出活儿,否则连饭碗都保不住。”南方一所985高校青年教师小李说,从入校的第一天起,论文为王的游戏规则让他一直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
还有一位女青椒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一个月出差20天不是梦,而且还得随叫随到天天加班,997都算是最正常的作息了。自从非升即走之后,我们学院几乎没有一个女的能留下了。
如果自身能力不够,可能不仅拿不到编制,还会是个随时面临解聘风险的廉价劳动力。
在当下卷生卷死的科研学术圈,一个不“非升即走”的、真正实名到人的稳定编制,成了很多青椒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
而且就算是费了好大力气留下来了,也要面对日后评职称、学术考核、教学等诸多压力。
最近,一位入职2年高校教师吐槽评职称:花费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比赛、发表各种论文、准备各种课题,但这些对本职工作没有半点帮助,学生受益为0,非常内耗非常痛苦,身心俱疲!
图片来源:抖音@长天新闻
评职称难不仅发生在青年教师身上,此前一位45岁讲师因0.1分只差再次与“副教授”职称失之交臂,而且还突发了心梗。幸亏抢救及时,才没酿成悲剧。
一位名叫@闲人的胡言乱语的高校讲师也分享了自己评职称的遭遇:尽管他在高校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但至今仍是讲师一枚。
他说到,十几年前,论文发表费是几千块。对于月工资仅有2200的他来说,已经是不小的经济负担了。现在,这项费用居然高达七八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学校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职位饱和、竞争过盛,如何才能在引进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
而另一边青年人才担心达不到考核要求而“不敢来”,有的人好不容易满足招录条件进来了,辛苦几年也还是“留不下”,这样的局面该如何破题呢?
国外高校教师是怎样的培养机制?
其实,“非升即走”制度引入我国已经30多年了,是在国家要求事业单位用人“能进能出”的大背景下逐步进行的用人机制探索。
我们不能否认制度的改革创新对打破人事聘任的“铁饭碗”、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强化教师学术激励等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毕竟年轻高校教师群体年富力强,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正是出科研成果的黄金时期;而且人才的动态管理,也有利于高校选择更优秀的年轻人才。
有高校人员提到:在“非升即走”制度之下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无论学历还是学术科研成果积累,都比过往十年甚至是二十年更强。
但是个别学校把“门槛”设得过高,限制了高校青年学者学术生涯的长远发展。
“进人难”“考核苦”成为青年教师的普遍生存现状。青年教师没有办法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疲惫感、焦躁感和情绪化等心理压力与日俱增。
图片来源:今视频长天新闻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如何完善高校用人与评价的制度呢?
“非升即走”制度最早是借鉴于美国,既然源自国外,那国外高校教师的待遇与晋升机制是怎样的呢?
20世纪30年代,美国便开始了对“非升即走”制度的探索。
高校通过设置“预聘期”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以激励其科研产出。
学校会尽量为人才创造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为教师提供科研经费。新教师入职之后也会得到系校在各方面的帮助,其一就是因为需要适应新环境,通常在第一年可以得到减免一定课时量的照顾。
而且美国高校的“非升既走”政策并非是一种单向的教师管理制度,其执行要兼顾学校和教师双方的权益。
教师的晋升遭到院长否定并不意味他/她的在校资格就被终结。他/她仍有权利通过学校内部的教师申诉委员会(负责维护教师的权益)申诉。
如果都失败,他/她仍有权向校外的地方法院起诉,争取自己应得权益。若法院判定学校有错,学校必须支付数额可观的赔偿金。
以满满的人文关怀,着力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学术权利和学术成果质量,给足教师职业安全感。
德国高校为缓解青年人才晋升教职的压力也作出了持续的改革,比如增设“初级教授”职位,教席之下的研究人员可以先被聘为初级教授,三年后通过中期评估可续聘三年,等候填补教授职缺。
我国高校或许可以参考国外高校的机制,设立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探索多种类型的成果考核方式和激励办法,让制度的出发点落在“人才”之上。
关注学术成果的创新价值,而不是简单以学术成果“数量”和“等级”来决定一个教师的去留,支持人才在高校间的自由、合理、有序流动。
此外,在优化具体制度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健全着青年教师的权益保障机制。
比如,有些高校实行“非升即走”制度晋升体系和传统职称聘任晋升体系并行的制度就很好,在吸引人才、兼顾本校教师利益的同时与现存体制相互兼容。
虽然,此阶段高校教师培养与评价的制度改革出现了短暂性的“水土不服”,但是高校和教师为科研学术发展的初衷是一样的,说到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可能平衡之路还需要探索,但只要是目的是好的,相信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愿高校教师们能安心地做学术,愿我们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学术发展,能在不断地探索与改革中早日开花结果。
参考资料:
[1]学术志:一个编制,值多少钱?
[2]一读EDU:不搞“非升即走”?如何设计科学的高校教师聘任与评价制度
//
更多好看的
标签:大学
- 排行
-
- 1携手华为,共创金融新纪元 —— 赢时胜亮相2024华为全联接大会,共绘金融科技生态蓝图
- 2朗新集团、蚂蚁链完成首单新能源RWA,助储充产业提“智”增效
- 3理论深度分析Autosar CAN 时间同步
- 4万字长文,建议收藏——当要求功能安全时,我们在要求什么?
- 5最新解读 | 2024年山东卷高考生物试题浅析
- 62024年河南商丘市虞城县教育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引进15人公告
- 7China-Serbia Youth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Program Ends!
- 8满心热爱,奔赴星辰!英华2024-2025学年开学典礼圆满举行
- 9聚焦三大核心能力培养,这家企业是怎么做好新员工培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