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球CEO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深度|以“数”赋“智”,长虹“AI+”赋能产业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12-04 16:03分类: 浏览:235评论:0


导读:11月26日,《财经网》刊发《以“数”赋“智”,长虹“AI+”赋能产业新动能》一文,对长虹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了深入报道,从AI推理模组、AI锂离子蓄电池组与5G+AI高精度...


11月26日,《财经网》刊发《以“数”赋“智”,长虹“AI+”赋能产业新动能》一文,对长虹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了深入报道,从AI推理模组、AI锂离子蓄电池组与5G+AI高精度工业视觉检测装备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长虹如何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引领产业变革浪潮。


从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到自动驾驶驰骋而来;从“黑灯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到AI智能助理逐渐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蓬勃向前,已成为赋能千行百业迭代升级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催生高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多地相继推出政策措施,聚焦“算力”和“数据”,力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对汹涌而至的AI应用浪潮,很多老牌“国”字头企业也躬身入局,其中就包括长虹控股集团(下称“长虹”),其在AI基础能力和终端应用方面均有布局。

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公司已拥有AI推理模组、AI高速背板连接器、AI锂离子蓄电池组等技术成果。硬件之外,长虹也率先将生成式AI应用于智能制造、智能终端等领域,推出“云帆”AI生成式大模型、5G+AI高精度工业视觉检测装备等产业化应用。

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长虹正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引领着产业变革的浪潮。



AI赛道火热

产业链加速布局


自ChatGPT横空出世后,AI大模型的风席卷了各行各业,推动人工智能迈入2.0时代。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AI技术的飞速发展,得益于算力、算法、数据“三驾马车”的并驾齐驱。AI赛道火热之际,也带动智能算力、算法和数据的产业化,以连接器、算力设备、存储设备等为代表的基础类设备需求持续释放。长虹等科技制造企业全方位布局AI基础设施,有望迎来新增长。

目前,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推出自研的AI推理模组,该模组具备最大20 TOPS INT8的计算能力,独立ISP图像处理内核,具有抗震、抗电磁、抗腐蚀设计的特点,可以满足工业以及车规级等特殊行业的应用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该AI推理模组搭载国产AI算力处理器,技术方案完全自主可控。

“把AI设备看成一个人,AI推理模组就相当于人的大脑。”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算法越精准,人工智能产品的智能化更高。长虹爱联科技所研发的AI推理模组可降低整机产品开发、降低接口扩展成本,适用于雷达系统、无人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汽车以及智慧电网等领域。

在智能算力需求快速增加的当下,带动AI数据中心加速建设,这为高速连接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AI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通信高速连接器量价齐升,带动行业超常规发展。”国金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一方面,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需求量的提升带来连接器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数据量的大幅提升带动连接器迭代升级加速。

当前,国内不少连接器企业也开始重点发力高速连接器,其中包括长虹旗下的华丰科技。

相关负责人表示,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AI高速背板连接器具备结构紧凑、高速率、高密度、高可靠等优点,可通过密集过孔互联、刚性凸包接触电路、低损耗精密互连导体等结构有效提升产品信号完整性,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且传输过程中数据零损耗,数据传输性能可以满足通讯行业未来10年到15年的需求。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正迎来重要的机遇期。据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与新能源车行业相似,续航能力不足是掣肘人形机器人从工业场景走进千家万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产业链企业也在深耕能源管理和续航技术,致力于提升机器人的续航能力。以长虹控股集团旗下四川长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在研发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AI锂电池蓄电池组时,考虑到机器人的运行环境复杂,包括低温、潮湿、震动等极端条件。

“最终选择了AI锂离子电池,它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这些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确保机器人的正常运行。”长虹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称,AI电源能为AI机器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相当于一个人的心脏。这就需要AI电源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性以及相对较轻的重量和较小的体积。





创新场景应用加速落地

持续赋能多产业升级


进入2024年,AI产业的发展愈发聚焦于应用层的创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为大模型深度嵌入千行百业作出了指引。

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各地纷纷发布支持政策。如11月21日,四川省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四川省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鼓励成都、绵阳等重点市(州)充分利用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等已有算力资源,聚焦医疗、交通、应急等重点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

在此背景下,如何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结合,为千行百业赋能增效成为“必答题”。制造业无疑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长虹紧跟行业趋势,长虹华丰科技自主研发5G+AI高精度工业视觉检测装备,为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工业场景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了解,一块用于通讯、算力设备的高速背板连接器,有6000到18000个焊点,位置精度需控制在±0.005毫米以内,每个焊点的质量都直接影响产品性能。传统的机器视觉技术虽能代替人工,提升一定的检测效率,但也存在识别能力单一等问题。而长虹华丰科技自主研发5G+AI高精度工业视觉检测装备,已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利器。

“它的检测精度小于0.02毫米,准确率超过99.98%。”长虹华丰科技表示,该款产品主要服务于长虹控股集团旗下的新能源电池、空调、华丰连接器以及爱联模组,还有智慧显示的生产线的AI视觉检测。通过5G+AI高精度工业视觉检测装备的运用,可让人效提升275%。

除了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落地应用,长虹也在加速AI大模型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

今年3月,长虹云帆AI大模型(下称“云帆AI”)通过了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备案,这也是四川首个成功备案“大模型”。 “云帆AI平台具备多维感知、多重理解、多任务管理、多模态交互、内容联想五大能力。”长虹方面表示,云帆AI能够让电视使用轻松、交互方便、功能强大,从而带领家电智能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据介绍,云帆AI平台通过硬件层自身所带声音、图像、光学、距离等传感器,或家庭中其它物联设备的传感器来感知用户、用户环境,接收用户需求。云帆AI平台还可以记录用户的健康数据,生成用户健康报告,并给出健康建议,科学管理健康。更能通过AI大模型算法,为用户带来更为逼真的音画质体验。

展望未来,以大模型为人工智能加快迭代升级,有望激发全球科技之变、产业之变。从硬件基础到终端应用,长虹正积极投身AI创新的浪潮,或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勇立潮头,掌握发展先机。





来源:财经网

主编:张勤

审核:刘海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