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球CEO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研报|2024年11月房地产市场月报

发布时间:2025-02-10 05:02分类: 浏览:366评论:0


导读:摘要在政策组合拳刺激下,10月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显著回暖,多数指标边际好转,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价格方面,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降幅均收窄,一线城市表现强于二、三线城市。财...




摘要

在政策组合拳刺激下,10月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显著回暖,多数指标边际好转,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价格方面,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降幅均收窄,一线城市表现强于二、三线城市。


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房地产税收政策新政,明确在契税、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三方面加大税费优惠力度,利好一线城市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10月楼市成交数据大幅回暖,市场预期和购房者信心有所恢复,但考虑到楼市回暖范围有限、商品房存量维持高位、房价下行趋势未改、政策效果持续时间未知等因素,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或还需要一定时间。




政策刺激成交量显著回暖,

房价下行趋势未改


9月下旬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再度加力。9月24日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出台金融政策支持地产,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9月29—30日,北上广深先后发布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细则,10月17日,住建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五部委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揽子政策,11月1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房地产税收政策新政等等,此次新政中央态度之明确,政策组合拳力度之大,政策发布频率之密集,各部门统筹协调之紧密均属历史罕见。


新政推出一个月以来,市场反馈积极。10月新房市场成交量显著回暖,多数指标边际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5.8%,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新建商品房销售额7.7万亿元,同比下降20.9%,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10月成交量和成交额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1.3和1.8个百分点,改善幅度均为年内最大。分区域看,1—10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14.4%、-17.2%、-17.5%、-12.4%,降幅均较上月缩小。从单月情况来看,10月单月销售面积为7646万平方米,销售额为797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和1.0%,降幅较9月均大幅收窄。10月末,我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约3.75亿平,环比下降0.4%,同比增长19.6%,现房去化周期为20.8个月,仍然保持高位。


二手房方面,10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环比均显著回暖,供求关系持续改善。根据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数据,10月重点14城二手住宅成交115348套,环比上升25.03%,同比上升25.51%。1-10月,重点14城二手房累计成交1017369套,较去年同期小幅上升2.2%,创近五年同期新高。供求关系方面,10月14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挂牌量约215万套,环比下降2.1%,延续7月以来的下行趋势,同比下降6.85%,为两年来首次下降;在销售好转带动下,10月14城二手房去化周期为19.6个月,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1%,二手房市场供求关系有所改善。


图一: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值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iFinD,五矿信托

注: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指标增速均按可比口径计算。报告期数据与上年已公布的同期数据之间存在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计算增速。本报告中,累计同比使用统计局披露数据,单月同比使用计算调整后的数据,下同。


图二: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值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iFinD,五矿信托


表一:1—10月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五矿信托整理


投资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降幅扩大、竣工面积环比提升。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8.6万亿元,同比下降10.3%(前值-10.1%),降幅稍有扩大;10月单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7629亿元,同比下降12.3%,降幅较9月扩大3个百分点。受到市场成交低迷,房企资金面偏紧等多种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同比已连续29个月负增长,10月跌幅再度走扩,表明房地产投资仍未见底,前景不容乐观。新开工方面,1—10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6.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6%,降幅较1—9月扩大0.4个百分点,在7连收窄后再度走扩。从绝对量上看,10月新开工面积51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7%,降幅较9月扩大6.8个百分点,处于2009年以来同期历史最低水平。竣工方面,1—10月,全国房屋竣工面积4.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9%,降幅较1-9月有所收窄。10月单月竣工面积51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1%,降幅较9月收窄11.3个百分点。随着保交楼攻坚战持续推进,年底竣工面积环比有望持续修复,但由于前期开工较少,竣工面积同比预计仍将维持较大降幅。总体来看,制约房地产开发投资复苏的因素尚未出现明显改善,无论是开工、施工、还是竣工等指标难有趋势性改变,各项指标或将在年内维持低位徘徊。


图三: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值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iFinD,五矿信托


图四:全国房地产开工、竣工面积增速

数据来源:iFinD,五矿信托


资金方面,房企到位资金降幅继续收窄,行业融资持续修复。2024年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8.7万亿元,同比下降19.2%(前值-20.0%),降幅连续7个月收窄。从资金构成情况看,1—10月个人按揭贷款、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分别下降32.8%和27.7%,仍是房企资金下滑的主要拖累项。受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推进等政策利好支持,4月以来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两项降幅持续收窄,随着“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能早尽早政策落地,金融支持房地产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年底行业融资有望继续修复。


图五:全国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累计值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iFinD,五矿信托


图六:各项开发资金来源增速累计同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iFinD,五矿信托整理


价格方面,70个大中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降幅均收窄,一线城市表现强于二三线城市。10月70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5%,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5%,跌幅较上月分别收窄0.2和0.4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10月,新房房价已连续17个月下跌,二手房房价连续18个月下跌,房价下行趋势仍未改变。各能级城市中,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房价走势明显强于二、三线城市。新房方面,10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缩小0.3个百分点,其中上海环比上涨0.3%,自2019年8月以来持续上涨,在全国新房市场中最为坚挺;深圳环比上涨0.1%,终结了连续17个月的下滑态势。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均下降0.5%,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太原、厦门、沈阳环比微涨,其余城市环比均下跌。二手房方面,一线城市二手房房价环比增长0.4%,自2023年5月以来首次上涨,其中北上深均增长,仅广州下降0.4%。二、三线城市环比分别下降0.4%和0.5%,跌幅均较上月收窄。总体看来,全国范围内新房、二手房房价总体仍在继续探底,但积极的因素有所增多。受近期政策影响,购房者预期有所改善,部分重点城市房价出现止跌迹象。短期内,房地产市场或将维持以价换量态势,不同城市间分化加剧,一线城市有望率先实现房价止跌回稳。


表二:10月各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五矿信托


图七: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iFinD,五矿信托


图八: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iFinD,五矿信托



税收政策接续发力,

购房成本进一步降低


11月1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在契税、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三方面加大税费优惠力度,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缓解房地产企业财务困难。契税方面,将现行享受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调整后,购买首套房和二套房,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的,统一按1%的税率缴纳契税。增值税方面,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方面,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调整后,东部地区预征率为1.5%,中部和东北地区为1%,西部地区为0.5%。三部门政策发布后,北上广深迅速跟进,发布政策落地细则,明确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与之相关的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契税也同步调整。


此次税收新政主要利好一线城市和改善型住房需求。首先,此前只有一线城市仍区分普通和非普通住房,非普住房需要缴纳高额增值税,新政后,一线城市居民的购房成本将显著降低。其次,本次新政将契税优惠面积标准提高到140平方米,有助于释放大户型改善型需求。在新政前,一线城市居民购房购买非普通住房需要一次性缴纳契税和增值税,且税费不可贷款支付。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140平方米以上户型占新房成交规模的比例常年在20%以上,而占二手房成交规模的比例常年低于10%。北京二手房的成交结构中大面积户型占比较低,主要是受到高额的增值税和契税影响。新政后,购买同样户型的住房可节省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税费成本,有助于加快大户型的交易和流通,既有利于楼市回暖,也有利于居民住上“好房子”。


表三:一线城市税收政策前后对比

资料来源:五矿信托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政策刺激初见成效,

止跌回稳仍需时间


10月楼市成交数据大幅回暖引发市场热议,市场预期及购房者信心有所恢复,关于房地产市场“拐点”的讨论也多了起来,但仅凭当前数据还不足以证明房地产市场已经止跌,回稳则或还需要一定时间。


一是,10月楼市并未整体放量,且待售商品房仍在历史高位。中指数据显示,10月(10.1-10.27)各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分化明显,高能级城市表现明显好于低能级城市。一线城市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65%,同比增长22%,涨幅较大;二线城市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19%,同比下降15%,城市间表现差异较大。环比上,武汉、南宁、福州涨幅较大,温州、青岛跌幅较大。同比上,涨跌呈现四六开的态势。三四线代表城市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10%,虽然整体涨多跌少,但城市间分化明显。同时,单月销售好转对于去库存的整体影响有限。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库存量仍较大,商品房待售面积维持在历史高位,二手房挂牌量虽然环比略有下滑,但总量仍大,去化周期回到合理区间尚需时间。


图九:全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iFinD,五矿信托


图十:全国重点城市二手房去化周期

数据来源: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


二是,10月楼市成交量上升并未改变房价下行趋势。根据中指数据,10月百城二手房房价连续第7个月全数下跌,环比降0.6%,同比降7.27%,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下跌0.17%,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7%,三四线城市环比下跌0.69%,虽然一线城市房价跌幅有所收窄,但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行速度仍较快。整体来看,二手房市场仍处于“以价换量”阶段,房价距离止跌回稳尚需一定时间。


表四:2024年10月百城二手价格指数(一二线城市)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五矿信托


三是,新政效果的持续性仍待检验。自2023年下半年新一轮房地产政策宽松周期开启以来,历次政策松绑都能在短期内刺激销售明显好转,但是政策效力持续时间普遍只有1-2个月,脉冲式冲击后政策影响便逐渐衰退。比如今年5.17一揽子新政刺激6月楼市成交量显著走高,但随后政策效力衰退,7、8月楼市再度大幅走弱,政策持续性欠佳。目前本次新政生效刚刚满月,一个月的成交量冲高并不让人意外,关键要看楼市成交量能否在年内继续维持在相对高位,若市场再次大幅回落,则将进一步打击购房者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所含来源于公开资料的信息,本公司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若资料中所含信息发生变化,本公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本公司已力求材料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相关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本资料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表等。



本文由五矿信托出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