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球CEO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超乳玻切术后人工晶状体即时还是延期植入?图湃瑶光助力人工晶状体倾斜偏心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0 11:15分类: 浏览:668评论:0


导读:超乳玻切术后即时与延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有无偏斜差异?近期,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李轻宸博士,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眼科杨舟医生和上海市中医医院眼科刘瑞医生,运用图湃全域扫频OCT的另一款系列—...


超乳玻切术后即时与延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有无偏斜差异?近期,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李轻宸博士,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眼科杨舟医生和上海市中医医院眼科刘瑞医生,运用图湃全域扫频OCT的另一款系列——瑶光·星,进行眼前节的OCT图像采集。在《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刊登标题为《Intraocular lens tilt and decentration after primary and delayed implantation in phacovitrectomy for maculaof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术修复黄斑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即时和延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评价)的研究报道。


背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指液化的玻璃体流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间,导致它们分离。RRD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治疗方法之一是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继发性白内障。在修复RRD后,PVR特别是前部PVR占手术失败的70%以上。因此许多术者可能会选择在开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摘除晶状体。然而,关于眼内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存在争议,并且人工晶状体度数估计准确性受到术前生物测量的质量影响。因此,在本文中我们运用图湃瑶光·星,高分辨率的眼前节的OCT图像采集比较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修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初次植入和延期植入后的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来解决这些争议问题。


方法

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63例行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根据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间分为初次植入组(A组)和延期植入组(B组),患者均进行验光等常规眼科检查,测量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屈光预测误差、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情况,并分析人工晶状体位置的相关因素。

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的测量。两个匹配人工晶状体前后缘的弧线(虚线曲线),黑色箭头表示人工晶状体的中心。绿色虚线连接虹膜的两端,绿色箭头表示瞳孔的中心。黑色和绿色实线分别表示人工晶状体轴和瞳孔轴。α角表示人工晶状体倾斜的角度,红色部分是人工晶状体偏心的距离


结果

平均球面折射预测误差(MSE) A组为- 0.53±0.39 D, B组为- 0.09±0.55 D。平均绝对球面折射预测误差(MASE) A组为0.61±0.23 D, B组为0.50±0.22 D。A组和B组M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23,P <0.05),MA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866,P =0.067)。A组平均人工晶状体倾斜度为8.54°±3.65°,平均偏心度为0.55±0.18 mm;B组平均人工晶状体倾斜度为10.62°±3.29°,平均偏心度为0.66±0.14 mm,两组间倾斜度(t=-2.373,P <0.05)和偏心度(t=-2.698,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至人工晶状体植入平均时间间隔(T V-I)为25.2±6.9周,人工晶状体倾斜度和偏心度的绝对值与T V-I呈正相关。


结论

本研究评估了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修复RRD的患者术后屈光预测误差和眼睛的人工晶状体位置。初次植入人工晶状体会导致术后近视移位,而延迟植入人工晶状体可能导致更大的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

图湃全域扫频OCT人工晶状体影像示例


讨论

根据我们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延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眼睛中,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转程度大于初次植入眼睛。另外,玻璃体腔填充物对人工晶状体位置有重要影响,在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需考虑气体或硅油引起的倾斜和偏心问题。尽管随访时间较长,未发现其与人工晶状体位置变化有明显关联。研究结果为RRD患者的屈光预测偏差及人工晶状体位置提供了重要见解。图湃全域扫频OCT瑶光·星系列在眼底成像性能上优于主流产品,能够实现前节的全面可视化,其14mm的前节景深高清扫描模式能够从角膜表面到晶体后囊进行一次成像,它的轴向分辨率达到3.8微米,可量化白内障程度以及评估晶状体密度的变化。白内障术后可评估人工晶状体位置,测量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并结合独特的前节追踪功能,具有高度的重复性,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进一步推动了眼科领域的技术进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通链接




作者简介


李轻宸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住院医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博士后。擅长玻璃体黄斑视网膜疾病诊疗、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规划和常见眼前后段疾病的激光治疗。现为欧洲视网膜专科医师学会会员,亚太白内障屈光手术学会会员,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20篇。


新闻编辑:周莉萍,图湃医疗
内容校对:周健,图湃医疗


图湃读书会系列:







秒速40万!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团队4个月完成SCI文献发表


【赠阅官授中文译本】全域扫频OCT下的脉络膜骨瘤组织学发现


化无助为可行—非病理性近视脉络膜与视网膜全域血流量化成果发表


指点“浆”山:OCTA可否代替ICGA?赵明威教授团队CSCR研究新作发表


3D CVI—全域扫频OCTA脉络膜中大血管量化新参数中浆应用发表


答案揭晓!超广角OCTA能否取代荧光造影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不仅替代,更有超越!广角全域扫频OCTA取代FFA用于RVO!


眼球里的一副“墨镜”—图湃全域OCT再登JAMA眼科图集


再添新证!超广角OCTA可替代传统造影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视角,新发现,新证据:图湃超广角OCTA助探“中浆”脉络膜奥秘


红光治疗近视能否改变眼底血供?全域扫频OCTA研究助你一探究竟


中浆涡静脉血流淤滞新论据 — 图湃超广角扫频OCTA新发现!


葡萄膜炎眼底血管改变量化全剖析—图湃全域扫频OCTA再添大作


影响因子20分!图湃助力安徽医科大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重大突破


优于超广角眼底照,媲美超广角造影!40万速OCTA诊断筛查FEVR研究成果发布


白点综合征超广角Enface再攀顶刊Ophthalmology图片单元 — 图湃OCT探寻眼底影像新视界


超广角当真优势明显?40万速与传统OCTA范围糖网病变探测力大PK


鉴症于“无形”,图湃超广角OCTA识别无临床糖网的糖尿病患者眼底变化!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团队新研究发表


鱿鱼来源的组织工程角膜基质材料!图湃40万速全域扫频OCT助推眼前节基础研究


正常人脉络膜厚度分布及年龄变化趋势,超广角全域扫频OCT新发现!


超广角血流成像OCTA能否预测糖网进展?前沿研究给出答案


新冠感染后“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AMN)”临床影像特征,图湃OCT新作发表match


PCV继发视网膜下巨大出血性PED,术后快速平复,AJO报告


离焦果然诱导脉络膜空间变化!周行涛教授团队动物眼近视研究发表


《OPHTHALMOLOGY》官推热帖 — 自发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脉络膜血管改变


争分夺秒——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再通全程超广角OCTA实录


脉络膜血流密度或可成为观察抑郁症“窗口”—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团队“眼观全身病”新发现


中浆脉络膜涡静脉引流特征,超广角OCTA研究


量化证据出炉:饮酒影响眼部微血管循环!中山眼科中心文峰教授团队研究


结膜上的“珊瑚礁”,结膜乳头状瘤图湃前节血流影像再登《Ophthalmology》


现病变于无形,糖尿病视网膜临床前期脉络膜已经改变!全域扫频OCTA新文献


系统性红斑狼疮巩膜厚度变化,扫频源SS-OCT一探究竟


从眼科看狼疮,超广角OCTA定量评估SLE视网膜血管变化再发新作


扫频源OCT与扫频源OCTA的先进性(中文译本)


跃出视网膜的“海豚” — 先天性玻璃体囊肿一例


高度近视无线免电池贴片治疗研究,图湃助力尖端前沿论文


后极部涡静脉的发生比率及特征,脉络膜血管系统新探索


首篇海外文献!图湃北溟成为生物标志物和认知研究(BIOCIS)项目唯一国产设备


脉络膜竟有如此日节律变化!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文峰教授团队新研究


新一代公式“全眼轴”人工晶体计算准确性比较:Barrett VS EVO VS RBF公式


《Ophthalmology》再现图湃前节OCT影像:前房“空泡”,玻璃体疝


Eye and Vision封面报道国产图湃扫频生物测量准确性!黄锦海/周行涛教授团队子午首篇论文!


3D扫频OCTA看近视性后巩膜葡萄肿,图湃《Ophthalmology》首篇海外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药物新发现:黄酮吡醇,靶点DDX58——图湃全域扫频OCTA助力评价其治疗潜力!


色素失禁症相关视网膜病变,《Ophthalmology Retina》再现图湃超广角魅力


近视评估崭新指标:视网膜曲率(RC)— 图湃扫频OCT创新技术!


儿童青少年近视人群视网膜有何改变?超广角OCTA量化功能再发新作


长期血液透析(HD)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影响?图湃全域扫频OCTA助力评估


探索儿童近视进展的脉络膜之谜,图湃眼底血流结构量化工具新研究


穿凿环布——条纹状多灶性脉络膜炎超广角OCTA等多模影像表现


探索无色素脉络膜黑色素瘤双循环,《Ophthalmology》再现图湃3D血流魅力


眼底改变可助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期诊断?图湃全域扫频OCTA提供有力支持





— 扫码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