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乳玻切术后人工晶状体即时还是延期植入?图湃瑶光助力人工晶状体倾斜偏心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0 11:15分类: 无 浏览:668评论:0

超乳玻切术后即时与延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有无偏斜差异?近期,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李轻宸博士,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眼科杨舟医生和上海市中医医院眼科刘瑞医生,运用图湃全域扫频OCT的另一款系列——瑶光·星,进行眼前节的OCT图像采集。在《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刊登标题为《Intraocular lens tilt and decentration after primary and delayed implantation in phacovitrectomy for maculaof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术修复黄斑外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即时和延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评价)的研究报道。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指液化的玻璃体流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间,导致它们分离。RRD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治疗方法之一是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继发性白内障。在修复RRD后,PVR特别是前部PVR占手术失败的70%以上。因此许多术者可能会选择在开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摘除晶状体。然而,关于眼内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存在争议,并且人工晶状体度数估计准确性受到术前生物测量的质量影响。因此,在本文中我们运用图湃瑶光·星,高分辨率的眼前节的OCT图像采集比较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修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初次植入和延期植入后的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来解决这些争议问题。
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63例行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根据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间分为初次植入组(A组)和延期植入组(B组),患者均进行验光等常规眼科检查,测量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屈光预测误差、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情况,并分析人工晶状体位置的相关因素。
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的测量。两个匹配人工晶状体前后缘的弧线(虚线曲线),黑色箭头表示人工晶状体的中心。绿色虚线连接虹膜的两端,绿色箭头表示瞳孔的中心。黑色和绿色实线分别表示人工晶状体轴和瞳孔轴。α角表示人工晶状体倾斜的角度,红色部分是人工晶状体偏心的距离
平均球面折射预测误差(MSE) A组为- 0.53±0.39 D, B组为- 0.09±0.55 D。平均绝对球面折射预测误差(MASE) A组为0.61±0.23 D, B组为0.50±0.22 D。A组和B组M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23,P <0.05),MA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866,P =0.067)。A组平均人工晶状体倾斜度为8.54°±3.65°,平均偏心度为0.55±0.18 mm;B组平均人工晶状体倾斜度为10.62°±3.29°,平均偏心度为0.66±0.14 mm,两组间倾斜度(t=-2.373,P <0.05)和偏心度(t=-2.698,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至人工晶状体植入平均时间间隔(T V-I)为25.2±6.9周,人工晶状体倾斜度和偏心度的绝对值与T V-I呈正相关。
图湃全域扫频OCT人工晶状体影像示例
根据我们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延迟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眼睛中,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转程度大于初次植入眼睛。另外,玻璃体腔填充物对人工晶状体位置有重要影响,在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时需考虑气体或硅油引起的倾斜和偏心问题。尽管随访时间较长,未发现其与人工晶状体位置变化有明显关联。研究结果为RRD患者的屈光预测偏差及人工晶状体位置提供了重要见解。图湃全域扫频OCT瑶光·星系列在眼底成像性能上优于主流产品,能够实现前节的全面可视化,其14mm的前节景深高清扫描模式能够从角膜表面到晶体后囊进行一次成像,它的轴向分辨率达到3.8微米,可量化白内障程度以及评估晶状体密度的变化。白内障术后可评估人工晶状体位置,测量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并结合独特的前节追踪功能,具有高度的重复性,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也进一步推动了眼科领域的技术进步。

作者简介
李轻宸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住院医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博士后。擅长玻璃体黄斑视网膜疾病诊疗、精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规划和常见眼前后段疾病的激光治疗。现为欧洲视网膜专科医师学会会员,亚太白内障屈光手术学会会员,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20篇。

图湃读书会系列:
— 扫码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