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球CEO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能源对话】交能融合浪潮下朗新的探索与突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3-30 10:48分类: 浏览:79评论:0


导读:【导语】在全球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能源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为了洞悉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探索行业新机遇,朗新特别开设了【能源对话】专栏,诚邀行业专家共话能源未来...


【导语】在全球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能源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型。为了洞悉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探索行业新机遇,朗新特别开设了【能源对话】专栏,诚邀行业专家共话能源未来。


当前,交通领域面临着能源供应不稳定、充电基础设施不足、能源浪费等多重挑战。而交能融合是实现交通与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推动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近日,《中国能源报》的记者来到朗新,与朗新科技集团智慧能源总监俞凯展开深度对话,探讨朗新是如何在交能融合浪潮下探索突破之路。


访谈实录


Q1:朗新科技集团深度布局交能融合领域,作为国内首个静态交通的交能融合项目,武汉高新区交能融合的创新之处是什么?


俞凯:武汉东湖高新区项目基于 AI 技术打造了光谷出行平台,构建了场站查找、精准引导、高效停充、便捷支付、车票购买等全方位的全流程智能服务。截至目前,平台成功接入了东湖高新区的13个停车场,总计拥有6083个停车位;同时通过AI运营服务涵盖了9座公共充电站点,有力且有效地缓解了当地长期存在的“停车难”“充电难”等棘手问题。



Q2:武汉东湖区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朗新是如何将诸多垂直领域的细分场景融合在一起的?


俞凯:交能融合在很多城市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没有可以明确借鉴的模式。我们当时组建了专门的团队,通过梳理不同的用户对象,不同的业务场景,将所有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并与多地的运营公司深度协同。


技术创新是朗新科技集团交能融合业务的关键支柱。在软件平台领域,朗新凭借深厚的数字化积累,组建了多学科精英团队攻坚克难。经过长期研发优化,我们成功构建集成停车、充电、虚拟电厂及碳平台的综合性软件系统,打破了传统业务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深度融合。在武汉东湖区项目中,该平台高效整合区域能源设施,动态优化能源分配与设备运行,运营效率提升超30%,运维成本降低约20%,成为项目高效运营的“智慧大脑”。



Q3:朗新在能源数智化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AI赋能业务经验。那么,朗新是如何运用AI赋能交能融合创新发展的?


俞凯:AI 是提升服务质量与运营效能的核心利器。面对数据与算法挑战,我们构建海量数据清洗机制,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还针对停车、充电场景,研发了定制化算法模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充电需求预测模型、智能停车引导模型等,精准度超90%。同时,通过本地化数据管理与严格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数据安全合规,在多项目中实现AI智能决策支持下的高效能源服务与精准运营管理。



Q4:在朗新看来,交能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朗新将如何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俞凯: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提升新建车站、机场、码头、高速公路设施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


交能融合已经有了未来充电网络的雏形,核心特点就是高质量立体式发展。高质量体现在充电功率,充电体验,能源调度优化等方面的提升,而立体式则是指电力基础设施、微电网、虚拟电厂立体式发展,城市交通的电力运营会更加的灵活化和市场化。但无论是场景还是技术上,交能融合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朗新将在深耕城市停车充电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重卡充电、城市物流、机场交通、高速服务区等细分场景。目前朗新已经在贵州投建了一个新能源重卡基地,设施总单枪320kw,能够满足矿区等地短导物流的充电需求。在技术方面,朗新也将紧抓AI机遇,不断优化算法,并将围绕时序预测等新型技术进行创新尝试,以更好满足城市能源场景对效率的高要求。


 结语 


当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推动交能融合大计注入了强劲动力,加快了中国能源转型的步伐。朗新紧跟时代浪潮布局交能融合领域,凭借持续创新助力国资平台产业升级,并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应用等进一步优化国资平台在能源交通领域的布局,为推动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于朗新科技集团 



朗新科技集团深耕能源领域28年,聚焦“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双轮战略,运用新一代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电力电子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公司业务涉及新能源聚合充电、交能融合、零碳园区、能碳大脑、分布式光伏云等领域,服务4.7亿大众生活用户、1.2万家政府企业及机构。


创造新价值  分享新价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