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球CEO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小厦的非遗分享会|铜凿剪纸

发布时间:2025-04-11 09:31分类: 浏览:172评论:0


导读:小厦的非遗分享会铜凿剪纸非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城市非遗之光坚定青年文化自信人文教育学院开展了非遗主题系列分享活动第十七期分享会如期展开...

小厦的

非遗分享会

铜凿剪纸




非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

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城市非遗之光

坚定青年文化自信

人文教育学院开展了

非遗主题系列分享活动

第十七期分享会如期展开

主讲人孙佳妮带我们了解

铜凿剪纸的故事

请紧跟小厦的步伐踏上这场非遗之旅

去探寻那些深藏在民间的文化瑰宝

让我们一起领略

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分享开始,孙佳妮同学向我们介绍了铜凿剪纸的由来,铜凿剪纸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至今已经传承了800余年。它金碧辉煌、华贵高雅、多用于礼品盒的装饰、爆竹烟花、布匹的装潢上。在节庆、祭祀、庆典等生活形态中,将社会文化和艺术等精神融汇继承,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通过分享,大家了解铜凿剪纸不是用刀刻成,而是在铜箔上用类似圆珠笔状的小钢凿,辅以木槌,一下一下地敲凿出点点的小圆珠连成线条再构成图案。这种以凿代笔、以敲代画的方法,在国内外均未见。这种剪纸成本较高、敲凿技术难度较大、制作时间较长、是佛山剪纸的最上乘者。

最后,主讲人孙佳妮向大家介绍了铜凿剪纸的主要传承人饶宝莲,在艺术创作之余,其致力于佛山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剪纸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把佛山的剪纸艺术推向全国、全世界,成功复活了失传30多年的铜凿剪纸。更在人们的心中种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将剪纸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无刀而刻

千锤万凿出金碧辉煌

金属与纸艺共舞

奏响非遗绝唱

穿越千年立体剪纸绝艺

创新续写东方美学

共同见证当代传奇


END

来源|人文教育学院

文稿|曲思琪 程怡惠

图片|人文教育学院

排版|李越 刘学雯

指导教师|赵睿鑫 宋金泽

图文校对|贾若楠 吴甜甜 王雨桐 李菲菲

责任编辑|阚捷

审核|王莫楠 赵云龙

责任部门|校党委宣传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