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球CEO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发脾气,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

发布时间:2025-04-12 19:40分类: 浏览:126评论:0


导读:近期的文章中,我们常提到发脾气的话题,总是讲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为我们往往在身体和精神状态不太好的时候,跟孩子发脾气。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连续几日的高强度工作...


近期的文章中,我们常提到发脾气的话题,总是讲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为我们往往在身体和精神状态不太好的时候,跟孩子发脾气。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连续几日的高强度工作和身体的极度疲乏之下,在上周的某个晚上,因为一件很小的小事,小编也忍不住跟孩子发了脾气。


联想到同小区一个家长也跟我聊到发脾气的问题。她是一个很有修养的妈妈,有一个特别懂事的女儿。她跟我说自己从来不跟孩子发脾气,真生气了,也只是强忍着自己不冲孩子发火。


我忽然想到,也许我们出于爱孩子,而把发脾气当成了洪水猛兽般的存在。绷着自己,强忍着,不把这头“猛兽”放出来伤害自己的孩子。真没忍住的话,又开始跟自己较劲,在那狠狠地自责。


其实,家长们没有必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01


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不管是生气还是开心,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学着接纳自己的情绪呢?

人是有感觉的动物,发脾气是很正常的事情。与其强忍不发,或发完后自责,不如换个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毋庸置疑,发脾气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修复。

真忍不住发脾气时,先给孩子预告,“你再这样,妈妈要发脾气了”。事后无论多晚,要征求孩子的原谅。“对不起,妈妈最近身体有点累,跟你发脾气了,你能原谅妈妈吗?”

或通过其他方法去尽力修复跟孩子的关系,让他们知道,我们对他的爱是一直都在的,并没有因为跟他发脾气而损失半分。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生长环境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环境。不要因为爱他们,而让他们生长在一个假人的世界:认为每个人都善良和蔼,每个人都不会发脾气,这样在他们真正面对这个世界时,会感到无比恐惧。

图片


02


上面提到的修养很好的家长,她其实也有自己的困扰。认为自己的孩子过分懂事,总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活得过分小心翼翼。

我告诉她,家长所谓的强忍不发火,不是你绷着脸,告诉孩子妈妈没事,就让孩子认为真的没事了。

孩子是最敏感的,对自己最亲爱的人尤其如此。你的表情,也许能骗过你老公,但一定骗不过你的孩子。

他们会观察。家里刚有点异样的气氛,他们立刻就能感觉到。他们会因此而害怕,会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而刻意讨好你。

因为他们不知道你为什么生气,甚至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爆发,慢慢地,他们在我们的掩饰中,学会了小心翼翼,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不符合他们年龄的懂事乖巧。这样的孩子会活得很累很累。家长不应该给孩子这种感受。

他们还太小,应该把兴趣放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不是关注周围人对他的看法。



03


因此,我跟这位妈妈说,与其强忍住自己发脾气的火焰,不如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你们先别理我,让我自己呆会儿!”

从这个角度说,发脾气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

借“发脾气”,可以顺势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比如在发完脾气后,跟孩子说“妈妈刚刚很累,跟你发脾气了,对不起。你想想,你玩了一天是不是也很累啊,你很累的时候是不是也不想说话啊。”

这样循循善诱,孩子就学会了体恤和关爱他人情绪,同理心得到了培养。

借“发脾气”,教他们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比如告诉孩子,我们在累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发脾气的时候可以怎么修复,等等,这些就教会了他们管理自己情绪的技能。

另外,还可以教他们管理别人的情绪。比如,跟孩子说,下次妈妈再发脾气时,你可以做些什么呢?亲亲妈妈、跟妈妈倒杯水啊,妈妈都会很开心。

这样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孩子也渐渐学会了管理他人情绪的技能,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图片


04


任何事情,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就有不一样的结果。

把“发脾气”当成一个过失,它就真的成为一把伤害孩子的利器;

而尽力去弥补,把“发脾气”作为教育孩子的一次良机,就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笔财富。

虽然这样的财富不是多多益善,但当它下次降临的时候,我们不妨欣然接受吧!


END


家长大学  官方微信
每日为你推送贴心的育儿内容
                   微信号:ParentsAcademy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
图片

身为家长,大有所学

图片喜欢的话就帮忙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