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招生季 | 昆明传媒学院教育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5-04-13 16:27分类: 无 浏览:85评论:0
教育学院简介



教育学院现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三个学科,开设7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广告学、艺术教育。拥有一支专业背景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卓越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学院秉承“学生中心、实践育人、创新引领、全球视野”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艺术教育在云南省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文化产业管理排名第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排名第三;荣获“优秀教学团队”等诸多奖项;建成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立项省厅级以上项目32项,获专利授权8个。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与中小学、企业紧密合作,已建成3个教育教学综合实践中心,拥有100余家校外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实践机会,助其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荣获1000余项奖励。


学院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宗旨,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升学平台,国内外升硕人数达40余人,办学成绩显著,近5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5%,就业满意度达93.3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为社会多个领域输送众多优秀人才,贡献突出。
教育学院专业介绍








(一)专业介绍



学前教育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高等教育与学前教育相关政策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教育家精神,旨在立足云南,扎根基层,辐射全国,培养厚植爱幼崇教情怀,较高师德修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学前教育理论素养,秉持先进教育理念,具有系统的保教知识和扎实的保教实践能力,有较强的班级管理和育人能力,具备较好的反思意识、创新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适应新时期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能在幼儿园、各种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园所骨干教师。

(二)课程设置(主干课程)



本专业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平台、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平台三大平台78门课程来塑造和提升学生的“识、思、用、做、融”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核心课程包括: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三)就业方向(案例)




近三年,本专业多名毕业生考研上岸国内公办院校,如: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多名学生考取事业单位、公务员。





(一)专业介绍



小学教育专业是昆明传媒教育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本专业立足云南,面向全国,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云南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师德,掌握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小学教育专业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和国际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强,教学技能过硬,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富有教育情怀,能在城乡各类小学及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优秀小学教师。
小学教育办学主要突出“夯实基础知识、着重技能训练、兴趣特长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和 “综合培养,学有专长,全程实践,突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小学教育专业现有微格教学实训室8 间,多媒体教室10间,音乐、形体、美术、手工、书法等技能实训场地9间,同时,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管理的改革,注重整合学校实验教学及相关教育资源,实现多学科实训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受到综合的实践训练。小学教育专业与昆明呈贡七甸小学、阳宗海第一小学、昆明西山区侨光小学、工人新村小学、崇新小学、书林一小等小学签订了共建教育实习基地。

(二)课程设置(主干课程)



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小学音乐教育、小学美术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等。

(三)就业方向(案例)




1.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管理,社区儿童教育工作,科研机构,党政机关、国家公共服务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国内国外升学。
3.案例:
陈慧琳,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职于新北江小学。
许晗晖,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职于梅州市教育局。
张润之,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职于丽江市玉龙县奉科镇中心校。
刘曦,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职于昆明市永昌小学
谷盈盈,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拟录取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
钟筱萱,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拟录取于浙江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立足昆明,服务云南,面向全国,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坚持以“能力形成”为核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构建了专门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致力于培养“素养全面、技能过硬、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高素质人才。

(二)课程设置(主干课程)




主干课程有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美学原理;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将专业选修课分为五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分别是语言文字素养课程、中外文学素养课程、语文学科教学素养课程、人文素养课程、新闻传播素养课程。

(三)就业方向(案例)




近两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获得多所海外学校offer,如:香港、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国内升学优势也较为显著,多名考生成功考取江汉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等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中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均表现出色,不少同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19级伍家颖是第一位考编成功的同学,成为广东省云东海街道下属的一名公办语文教师;19级黎达龙,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边实习一边备考,最终以优异的笔试和面试成绩考取深圳监狱狱警的职位;19级杨智尧积极备考,考取郑州巩义市人民检察院;19级王子龙入职天津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19级胡余琴考取昆明市宜良县街道办职位;20级钟航,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边实习一边备考,最终以优异的笔试和面试成绩考取鹤岗国税局职位;20级吕皆宁高分考编上岸,任教于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区高新实验小学;20级张少玉考编上岸,任职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教育局直属学校。




(一)专业介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经教育部批准招生,自本专业成立以来,按照“服务地方、学训结合、分段教学、特色培养”的教学理念,以“强技能,应用型”为特色。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指引,以健康中原,让西部体育更出彩目标为指导,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为西部经济区建设培养高质量的科学健身指导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主干课程)




主要课程为运动训练学、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管理学、户外拓展训练、体育心理学等。

(三)就业方向(案例)



19级毕业生就业率为95%以上。近两年,学生就业于各中小学体育教师、青少年运动培训教练等岗位,在教育与体育产业的前沿发光发热。







(一)专业介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艺术院校特点,突出“学科融合、产教融合、数智创新”多维融合的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具备国际化视野、了解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和地方区域文化特色,能够服务于云南地方文化产业市场需求,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文化交流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主干课程)




文化产业概论、文化市场营销学(获得云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数字文化产业导论、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开设实践特色课程:AIGC数字文化创意训练营、新媒体策划与创作、演艺经纪人、展览策划与运作、艺术品投资与拍卖等课程。

(三)就业方向(案例)




近三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获得多所海外学校offer,申请到澳洲、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区院校的研究生,国内升学考研成绩显著,多名学生成功考研上岸国内公办院校,北京联合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院校。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中多名学生考公考编上岸。其中考取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工作人员;政府职能部门党建、文化宣传工作人员;高等院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从事教育工作。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建设、创新和国际文化交流。








图文编辑:段皓天、高青蓉
图文素材来源:招生办公室
责任编辑:党政办公室
审核:党委宣传部
官方网站:www.cukm.edu.cn
官方微博:@昆明传媒学院
官方小红书:昆明传媒学院
官方抖音:昆明传媒学院
(dy1jwznzms9h)
-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