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球CEO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佛瑞亚歌乐电子事业部战略副总裁李思霓:欲知天地宽,且试脚下路

发布时间:2025-04-14 18:46分类: 浏览:128评论:0


导读:欲知天地宽,且试脚下路。人生总是充满挑战。面临选择,如何才能不困于心,不畏于行?这一期的Women Inspiring Mobility,我们有幸邀请佛瑞亚歌乐电子事业部战略副总裁...


欲知天地宽,且试脚下路。


人生总是充满挑战。面临选择,如何才能不困于心,不畏于行?这一期的Women Inspiring Mobility,我们有幸邀请佛瑞亚歌乐电子事业部战略副总裁李思霓,围绕“挑战与机遇”,带来她的分享。



多年前,她跨行业投身汽车制造领域,先于传统内饰领域累积沉淀,随后投入FORVIA佛瑞亚集团最年轻的事业部——歌乐电子,负责产品战略与规划。2024年,她被任命为该事业部全球战略副总裁,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成长。这些年,行业飞速变革,佛瑞亚歌乐电子事业部也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持续创新,不断加速技术迭代,加大研发投入,在重重挑战下迎来成长。将挑战视为机遇,李思霓女士在时代潮流中与佛吉亚共同成长、蜕变。


聊点专业的


Q:

你如何看待当下的汽车市场和行业趋势?


李思霓: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电动化与智能化方向转型。这一趋势对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速度和应用落地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汽车电子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必须锚定方向,不断突破,快速向前。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机遇蕴藏其中。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不同国家、不同市场区域在技术演进和应用落地的节奏上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中国市场凭借其强劲的发展动能和创新活力,不仅在电动化普及和智能化应用方面领跑全球,更在商业化落地上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因此,我们注重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力求实现“以点带面,借力打力”的全球化布局。去年,歌乐电子事业部总部战略性迁址至中国上海。这一决策正是基于对中国市场快速发展态势的精准把握。通过将总部迁至中国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我们不仅能够深度参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更能抓住在中国市场积累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带动事业部在全球业务的发展,实现区域优势的全球化赋能。


Q:

在你看来,歌乐电子事业部这些年历经了怎样的成长?


李思霓:歌乐电子事业部是在2019年成立的,在集团所有事业部里相对年轻,致力于以电子、软件及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个性化用户体验。事业部的成立与发展融合了多元的基因。经过多年来的融合发展,我们不仅实现了产品上的优化整合和能力互补,也形成了充满凝聚力的团队文化。


在产品布局方面,我们有多元、坚实的业务基础,产品线涵盖了座舱电子、显示技术、座舱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和软件服务等领域,并在多个细分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在车载显示产品方面,我们推出行业领先的沉浸式显示屏、灵动屏、卷轴屏等。在汽车智能座舱域控方面,我们的座舱跨域融合方案,可实现座舱与自动泊车的功能集成。此外,我们的电子外后视镜全系统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动态盲点监测,提升恶劣天气和低光环境下的可视性,已获得UN-ECE R46、UN-ECE R155、GB15084等多项权威技术认证。目前,我们的车载应用商店服务遍布全球,可以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全面的开发服务,并拥有丰富的主流应用认证经验。


自歌乐电子成立以来,不只是中国区,集团在全球各地的汽车电子事业部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推动整体业务向着创新和高质量的方向持续发展。


Q:

从中国到全球,你如何协调跨文化、多地区的多元背景团队,应对相关挑战?


李思霓: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我们深知各个区域间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才能实现1+1>2甚至更大的协同效应。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全球化思维与本地化执行”的有机结合。


在战略思维层面,我们要求全球各团队以统一、明确的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实现跨区域协同。在日常运营中,我们的团队经常需要跨团队、跨区域开展工作,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多元文化的交融。基于此,我始终强调“不带情绪地沟通”的重要性——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同时,我们鼓励团队间的经验分享,以此增强团队凝聚力。从全球化管理的视角来看,确保每位成员都能清晰理解我们的目标、策略和执行路径,是实现全球团队协同作战的关键。


歌乐电子整合了全球多元背景的企业,其中包括具有快速创新能力的初创公司。我们注重发挥各团队的独特优势,将其有机融入整体战略布局。例如,我们充分利用初创企业对市场前沿的敏锐洞察力,结合集团在汽车技术领域的深厚沉淀,推动创新解决方案的成熟化和规模化落地。这种优势互补的策略,使我们能够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


聊点走心的


Q:

你是如何从容应对职场角色转变的?面对挑战,你认为怎样的心态有利于实现破局?


李思霓:回顾我的职业生涯,确实经历了多次重要的角色转换和工作岗位变迁,每一次都伴随着巨大的挑战。这些经历让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从几个方面来说:

保持好奇心,保持专注。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内心的充实。当我们找到自己热爱的学习方向并全身心投入时,就能在专注中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更强大、更自信的自己。

减少内耗,保持长期主义,正确看待眼前的挫折与“失败”。不要囿于“好学生心态”。因为,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换种角度,眼前的挫折与“失败”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自身的局限,我们应将其视为突破自我的契机。

保持创新思维,勇于突破固有框架。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不应局限于既定的方法,而应该尝试新的思路,从不同行业和领域中汲取灵感,开拓思维的新维度。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交叉和思维碰撞的边界地带。


Q:

你认为哪些品质能够帮助女性在职场走得更远?


李思霓:女性在职场中不应自我设限,也无需给自己贴上任何标签。在我看来,面对职场挑战,不应将其归因于性别,而应专注于发现自身的局限性,并积极寻找突破之道。


事实上,女性在职场中拥有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能够帮助她们走得更远。例如,女性通常具备更强的风险管理意识。此外,女性在多任务处理(Multitasking)方面也表现出色,能够同时应对多项任务而不失条理。


总而言之,我认为,若想在职场中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应发掘并放大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局限于现状。面对职场的挑战,要将其视为一种机遇,每一次尝试和突破,都是成长的机会。正如登山,相较于一时的速度,我们更应该始终保持向上的姿态。


Q:面对压力,您如何调节?

面对压力,你如何调节?


李思霓:每周一定要留出一些时间给自己。无论是运动、散步,还是简单地放空,这些时刻都让我能够重新连接自我。


Q: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李思霓:如果要和过去的自己对话,我会和多年前的自己说:欲知天地宽,且试脚下路。遵从你的内心,勇敢向前吧!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你,

都能以积极的心态,理智的大脑,

再加一颗勇敢的心,

化挑战为机遇,迎难而上,一往无前。




如果你也有机会对话曾经的自己,

你会想说什么呢?

欢迎在大家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