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主题记者会丨提高宏观政策的组合效应国家发展改革委聚焦四个“加力”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介绍,从抓好落实的角度已经在这次提交两会的计划报告上提出了十方面具体工作的安排,各方面比较关心的四个方面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加力”:第一个“加力”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提振居民消费。比如说消费品以旧换新这项工作去年就开始了,今年从1500亿的量增加到3000亿,整个量翻了一倍,量增加了,支持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还比如适应多层次、多元化消费的需求,我们还将鼓励各个方面创造、创新丰富消费的场景,近期有一个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的方案,很快会公布实施。第二个“加力”是把补短板和增后劲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扩大有效投资。在政府投资方面,像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有地方政府专项债,包括预算内投资,单单这三大块加起来有五万亿左右。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更加注重提高投资的效率,做好打基础、立长远的好事和实事。在民间投资方面,去年我们引进民间资本,全面参与核电的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去年我们也向民间资本推出了八千多个重大项目,效果非常好,今年我们还将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投资布局,也还将在铁路、核电、水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第三个“加力”是把培育新动能和升级传统动能更好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一方面,我们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近期我们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就是做优做强做大创新型的企业。另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的矛盾政策措施,我们将分行业出台具体的方案,推动落后低效的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的供给,让供给侧更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第四个“加力”是把点上的突破和面上的提升更好结合起来,加力深化改革开放。比如我们进一步深化实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指引,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深入开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行动,降低各领域各环节的不合理成本,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同时也加快推动解决拖欠账款等大家比较关心关注的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会同有关方面和有关部门,协作协同,加强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强化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就业、消费、区域等领域的政策协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提高宏观政策的组合效应,努力完成全年的发展目标任务。
2、国民经济和财政预算报告亮点聚焦
今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重视兼顾新兴产业培育和供求关系调节,在化解产业结构性矛盾方面做出更多部署,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心也有进有退。扩内需政策重心仍聚焦基建、制造业投资、消费,促消费不仅加大以旧换新实施力度,还在收入端推出更多措施,扩投资更强调提高效益,边际上增加对土地和地产收储的支持,并给地方更多自主权。
财政预算报告方面,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较前几年明显提升,主要受益于第二本账发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新业态税收制度改革有望在今年逐渐落地,前者有助于缓解地方收支占比不平衡的矛盾,减轻生产企业资金压力,并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后者的目的一方面可能是平衡新业态和传统业态的税负,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在减轻新业态相关税收向大城市过度集中,以及税收征管困难等问题。
3、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四部委详解两会民生大礼包
发放育儿补贴、建设“好房子”、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道、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今年全国两会发放了一系列民生大礼包。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民生主题记者会。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四位部长就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关于今年的就业形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用两句话来概括:稳定和扩大就业任务繁重、承压前行,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并呈向好态势。王晓萍提到,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以上,还有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需要实现稳定就业。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同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可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鲜明提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将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各类经营主体和创新创业活力有效激发,这些都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前两个月情况看,节后企业开工复产加速,农民工外出更早、流动有序,就业市场开局良好。”王晓萍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经济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体现了稳就业、惠民生的需要。明确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就业目标,也体现了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要求。人社部将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全力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推动广大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