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读案例丨人社局已经认定工伤,法院为何判用人单位不赔偿?
发布时间:2025-04-15 23:32分类: 无 浏览:239评论:0
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工伤问题一直是劳动者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当意外发生,劳动者遭受工伤,本以为能获得相应的补偿和保障,可有时却会遇到各种波折。
今天,咱们就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深入探讨一下工伤赔偿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以及HR在处理员工工伤时必须注意的法律问题和操作要点。
袁XX在某某公司承建的工地上受伤,并被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
然而,在后续的工伤赔偿过程中,某某公司否认与袁XX存在劳动关系,导致袁XX的赔偿请求在一审和二审中均被驳回。袁XX不服,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院裁定过程
裁定结果
02 案件分析
03 HR在处理员工工伤时应注意的法律问及操作
1、及时申报工伤
当员工在工作中受伤时,HR应及时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报工伤。申报时应提供员工的身份证明、工伤事故报告、医疗证明等相关材料。如果HR未能及时申报工伤,可能会导致员工的工伤认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工伤赔偿的顺利进行。
2、确认劳动关系
在申报工伤之前,HR应确认与员工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就无法享受工伤赔偿的相关待遇。因此,HR在招聘员工时应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妥善保管相关证据材料。如果双方发生劳动争议,这些证据材料将有助于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3、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为降低工伤风险,企业应完善工伤保险制度。HR应为全体员工办理工伤保险,确保员工在发生工伤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赔偿。同时,HR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工伤预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协助员工申请工伤认定
在员工受伤后,HR应协助员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在申请过程中,HR应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和协助员工完成相关手续。如果员工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HR还应协助员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5、妥善处理工伤赔偿争议
如果员工与企业之间因工伤赔偿问题发生争议,HR应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协商,寻求妥善解决方案。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HR可以引导员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在处理争议过程中,HR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来源丨51社保网
图片丨壹图网
编辑丨中智上海
- 排行